社区银行比拼“最后一公里”

 方迪科技     |      2014-05-16 21:32:00

  互联网金融对终端客户的渗透让商业银行再也不能沉默,一场对于“最后一公里”客户的争夺战役正悄然打响。2013年以来,在商业银行零售变革领域,最显著的事件无疑是各个银行的社区探路。目前,国内先后有多家银行的“社区银行”问世,其中包括民生银行、光大银行、建设银行、北京银行和农业银行等。而这些银行对社区客户无微不至的服务理念的竞争,则更充满了硝烟的味道。  

各银行积极在社区布点

通过宽大的触摸屏输入手机号、金额、插上银行卡,不到半分钟,手机充值便告完成……这是《中国企业报》记者在中国民生银行航天桥支行中海雅园社区银行的亲身体验。

 

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这家民生的社区银行才成立一个多月,主要服务对象是中海雅园社区和周边社区。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中海雅园的民生银行只是其“小区金融”战略的一个缩影。

 

11月24日,中国光大银行天津首家社区银行——中国光大银行环渤海金融服务便利店正式开业。光大银行计划今年推出200家以上的社区银行。

 

同月,华夏银行北京地区的第一家社区金融服务中心在丰台区万年花城小区开业。华夏银行北京分行预计2013年年底前,将在10个社区开设“社区金融服务中心”,2014年在1000户以上的主要社区均有覆盖,数量将达到50家。

 

作为湖南首家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长沙银行计划在3年内完成在省内所有地市的布局计划,并开设300家社区银行,覆盖长沙80%以上的社区。

      目标是社区潜在客户群,业内人士介绍,“社区银行”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银行是看中了社区里潜在的客户群。  

以北京亦庄的南海家园为例,南海家园是北京最大的住宅群体工程之一,社区居民近12000人。11月1日,北京农商银行把第一家社区金融服务站开在亦庄的南海家园。此前,金融服务在这里始终是空白,方圆四公里没有银行营业网点。

 

调查中《中国企业报》记者了解到,“社区银行”一个显著的特色,便是主打“便民牌”。民生银行相关人士表示,“社区银行”最大的优势就是方便。

 

据悉,兴业银行、光大银行在国内的一些社区银行,营业时间都采取错峰上下班制度,在早上九十点开始,晚上八点才结束。仅就时间段而言,大大方便了社区居民在下班后办理个人金融业务的需要。

 

此外,为了吸引社区居民,各家银行可谓绞尽脑汁。有的社区银行提供各种便民服务的工具、代收快递、保管物品等。

 

近日,中国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成立“社区金融服务站”。社区金融服务站内,除了上述的缴费、转账等功能外,还配有便民医药箱、饮水机、老花镜等配套便民设施。

      互联网金融竞争下的转型  

民生银行总部人士向《中国企业报》记者介绍,“之前银行业也有社区的想法,但那时的观念主要是二八定律,即抓住百分之二十的大客户创造百分之八十的利润。但现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以及互联网金融的出现,银行的观念发生了改变,希望抓住这百分之八十的小客户。”

 

互联网金融分析师陈凯指出,互联网金融割裂了银行和终端客户的直接联系,银行客户开始分流,银行被电商前台后端化。在终端零售客户方面,尤其是小额流水的客户,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金融操作的比率不断提高。

 

面对危机,传统银行业开始积极应对,其中探索社区银行便是一个重要的手段。

 

中投顾问金融行业研究员霍肖桦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内银行业纷纷开展社区业务意在覆盖和服务更多的中小企业、中小客户,以获得更多的存贷款业务和低成本存款。“互联网金融主要抢夺银行业的中小客户,国内银行业纷纷建立社区银行,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应对互联网冲击的重要举措。”

 

【来源:中国企业报】